【成长手记】79·成长的痛苦,安逸的快乐

晚上十一点十分,出差在昆明,刚刚完成晚上的几项工作任务,再开始下一项之前,我忍不住要写篇博客,简要地记录最近思考的几件事情。

1、创业的变化与每个人的“自我感觉”

如果让我回顾这几年的自我变化,我想其中一项较为突出的是“减少抱怨和苛责”。这些情绪通常是内心的期望与实际的距离太大导致内心愤怒,进而“喜形于色”。

之前,我的立场是员工、同事和部门领导,我看待问题通常偏于“完美主义”,对上抱怨认为其不胜岗位,对下苛责批评不思进取。长此以往,领导就过多地看到了我抱怨的一面,而对我孜孜不倦的努力改变视而不见——也许相对于成长,抱怨总是太过于明显。

如今,当我没有了“中间商”失去了缓冲地带,直接面对客户、直接面对所有的困难,我就不得不思考如何减少我给客户造成的负面的“心理面积”,哪怕是一点点。我甚至自己都觉得情商有了本质的提升,再也不是之前那位被女同事说几句玩笑就耳根发红的大学生形象。

也真因为此,除了少数我没有忍住最后分手扬镳的客户,我的客户对我都甚为信赖,均以朋友待之。每每与客户在席间觥筹接错,甚至说为我介绍女朋友之类的玩笑,我都欣然以对,甚至还可以以佛学、心理学等诸多的零散知识博得客户的一时开心。

不过,当我最近开始招聘一个分析师岗位,我就又回到了之前的某种场景。说实话,我再也找不到和我一样的人——历经困难而后知对待困难的方式,全然以知识打造一副铠甲然后勇往无前的勇气,以永不低头的勇气追求每一件事情的完美。

最近在客户这里,应客户要求为其准备集团考试的题目,我就被我招来帮忙的90后一番“蹂躏”,但是又必须装作毫不介意的样子,偶尔提醒加努力的引导,还有凡事亲力亲为的方式尽快推进整个项目的完成。我已经不止一次的被现实教训:在每一件需要上心的事情面前,除了自己,再也没有可以靠得住的人存在。

我几乎推翻了他之前一周的所有核心工作,从数据源到数据可视化题目,无一不是我在匆忙之中亲力亲为,然后请他辅助完成一些事务性的工作。比如,我在Tableau中列举了简单的题目,他就稍作修改变成了正式的题目:

“机台部位为1(小包生产),哪一天的剔除率最高?(剔除率=部位剔除量/(部位剔除量+实际产量))”

可是,这怎么会是我想要的结果呢,我必须确认每一位考生能清晰地看懂题目本身,还要解决可能的字段误解,并在关键的地方给出必要的引导。我需要展示Tableau的易用性和深奥,但也不能让题目吓退了我的潜在用户。

修改后:查看包装机小包部位,在各天的产量与剔除量变化趋势。在此基础上计算每天的剔除率。问:哪一天的剔除率最高?日期格式为XXXX年X月X日。(注意,剔除率 = 部位剔除量/(部位剔除量+产量),产量使用realproduction字段;包装机部位编码(2=小包部位 1=条包部位))

正是特别害怕这样的苦恼,所以我宁可自己多做一些,宁可少做几家客户,从而减少心灵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痛苦。

很多人喜欢做领导,不是因为羡慕领导的责权,而是讨厌做员工的琐碎;但正是这样的心态,让“指手画脚、只说不练”的员工停留在原来的位置上。

做员工,应该少一些主义,多一些实干;而做领导恰恰相反,要多一些主义,多一些思想的斗争,相比亲力亲为,这些地方消耗更多的精力。

2、长期痛苦与短期痛苦的区别与心理界限

还有一个思考,更加让我铭记,不止一个人、一件事情总是让我在近期思考这个问题,那就是“为什么总有很多人喜欢追求短期的利益?”

大家都知道鸡和蛋的哲学问题,但在生活和工作中却鲜有智者,我自己就深陷其中,只能说已经看到浅滩。

我这几年认识了很多人,都希望找到一颗摇钱树,然后趁着摇钱树还能摇钱的时候努力晃荡,哪管是否眩晕。要知道,摇钱树必有神灵护佑,也必然是聪明之人,没有哪个企业的领导是依靠笨拙甚至木讷成长起来的。和这样的人打交道,倘若还想用尽一些小聪明,虽然不是“飞蛾扑火”,最后恐怕也是“竹篮打水一场空”。

相比之下,少数有能承受长期的痛苦,并最终领悟到“生活就是痛苦”的哲理,从而不在“逃避痛苦”的这个维度上寻求解脱的答案。

记得在《少有人走的路》第5册有句话,“痛苦是成长的过程”,《原则》一书也把人生的过程总结为“痛苦+反思=成长”。哲人果然都是慧眼卓识,能从几十年的匆匆岁月中总结出珍珠一样的经验,可惜很多人只当茶饮,不当药用。

“书犹药也,善读之可以医愚”——刘向

所有的成功,都是长期主义的胜利,我希望自己是一个长期主义者。

3、有没有宿命?

成长如此痛苦(当然,活着也是痛苦,虽然相比成长依然是安逸),大部分人都陷入年轻时的自己一直到老难有大的改变,可谓是“望穿一生”啊。

随着最近工作日渐顺利,我反而时不时心生恐慌。疫情期间每日为了写书匆匆忙忙,哪里有时间思考什么人生哲理或者做什么之类。如今,当晚上不知所措,反而有一种莫名的空虚感。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就是宿命的味道。

如果是宿命,我希望眼下是下一次暴风雨来临前的短暂平静;

如果不是宿命,我希望眼下只是一时的纠结。

不说了,忙去也。

20200922 Night11:10~11:45 Kunming
20201008 Night11:35 Tangshan

广告

发布者:喜乐君

喜乐君 | Tableau Visionary 20202-2023,《数据可视化分析》《业务可视化分析》作者

发表评论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徽标

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.com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Facebook photo

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。 注销 /  更改 )

Connecting to %s

%d 博主赞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