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越来越发现我是一个割裂的人,或者正如柏拉图所说“一个完整的人就是一场内战”。
1
前几天在家,时不时看了一眼我的书在京东的评价,发现一个差评,我打开一看,心中呵呵,却又知道敌人在暗处无处用力。我突然想起来刑法老师罗翔被人“骂到停更微博”,心中反而有些释然了。
不过,我觉得但凡一个稍有逻辑的人,一个还有些理性的人,都能看出来这种评论背后的恶意和阴险。
一个认为一本书只值一星的人,会“读过电子书以为实体会好点”? 谁会被欺骗两次呢?
一个认为一本书只值一星的人,会看到第305页就是全书最难的部分?
一个学习Tableau的人,竟然不知道我全书用的基本都是Tableau自带的数据源。

如果一个人实事求是、就事论事,我当然也会如实回应,批评对的地方我会虚心接受,批评不对的地方相互探讨。但是这个人在最后明显是人身攻击。
一个人觉得我的书不好,还能根据我的笔名找到我的公众号,然后因为“Tableau传道士”的公众号名称给我扣上“布道者自居、高高在上的先知”这样的名头。一个不喜欢我的书的人,竟然还能去翻阅我的公众号和博客,然后发起拙劣的攻击,我真是好奇这是怎样的非理性。
如果我视 这个人为我的对手,显然有失“对手”这个词语的高贵。
2、
我看到这个评论,当时还气不打一处,还给对方回复,还希望找到这个人。后来一想,算了算了,何必呢?无非是我威胁了别人的利益,即便对方是某某某公司,或者某某个人,除了增加一点戒备,又有什么好处呢?
微信读书有超过一千人在看我的电子版图书,这其中只有一位这样冒昧的“日常的绅士”,这种冒昧背后的蔑视、愤怒或者失望,都与我无损,与他无益。
我可以确认我写的书必然会帮助大部分人,那就好了。这个世界的邪恶,总是无形的藏在某个地方,强大到悍然不动,不要被他们吸引了目光。
3、
对了,还有去年的当当的一个差评,我也勇敢地放在这里。我对这种“对读者没有一点敬畏之心”的绝对化评价,向来是视为一个愤青的自言自语。
不过这里99.8%的好评,我很开心。

4、
目前书已经加印到第四次,还没有达到最高的数量。不过,按照书上市的相同时间计算(202007~202102),考虑到书的定价,我的书的码洋(定价*册数)已经是最好的了。出版社特意给我发了一个“最佳作者”的奖杯。
再次,我特别感谢每一位读者的支持,很多人买了不止一本。很多人主动在评论中留下了他们的推荐。


如下是按照时间排序的最新的几位朋友。我也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追评说不好,当然,价格也说错了。

Feb 19, 2021
Mar 7, 2021 updat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