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前我把LOD表达式、表计算和集动作三大功能列为Tableau“三剑客”,分析师能掌握此三般武器,如同降龙十八掌之于乔峰、凌波微步之于段誉、北冥神功之于虚竹,在实战中必能日渐纯熟,逐步登上可视化分析的巅峰。
而在我的博客,最受欢迎的也是“Tableau LOD系列”,最早的博客始于2017年自学Tableau,之后逐步扩展,言语赘述最后竟然陆续出了六集。因此我也认识了很多学习Tableau的高手或者新手,很多人说“这是我看到的最全面的LOD说明文件”、“帮助我理清了LOD的思路”,但是我也深知因为是陆续而写,前后水平不一,此后修订多有慌乱,所以很多前后重叠的部分。以至于后来在Tableau官方社区发布的文章也有几处言辞笔误。
一、视频的缘起与经过
很多人期待我能重写LOD教程,我也多次尝试,最后发现“文辞很难系统”,想要完全跳出来昨日的框架更是极为难事。于是索性想借助视频课程完全重新整理,于是就有了视频课程:
「Tableau广义LOD表达式相对论」 (Udemy)
为了这个系列课程,前后大约耗尽了我三天时间,6小时准备ppt框架,2小时制作配图,2小时的录制,2小时裁剪,2小时准备Tableau练习文档,2小时转码上传,加上查询中英文文档等各项准备和整理,三天时间间歇读《楞伽经》休息,其余时间皆在Tableau。
当然,虽然已经上传,但是事后发现有几个ppt页面有笔误之处,还需要再重新编辑视频重新上传,大约还要半天时间。
要认真一点完成一件事情,真是殊为不易。别人过节我学习是易事,难在做出来还能有人喜欢,就需要很高的标准了。
二、整体的框架说明与LOD的重要性
我直接写好了五个部分的框架,按照此框架循序渐进,直抵龙宫;除了语法方面的调整,基本是按照这个思路在前进。但是最早还没有“广义LOD”和“狭义LOD”的明确说法,后来发现容易造成混淆,于是区分了二者,避免只想学习Fixed include exclude LOD表达式的人感觉框架太大,而想完整了解来龙去脉的人又感觉语义混杂。
于是,我在讲解什么是LOD(level of detail)时,就逐步开始引入“广义LOD表达式”的概念。我希望通过讲解lod,能帮助业务用户了解分析的过程、LOD在分析中的位置,于是有了下面的内容。
最后一天做了一个完整的总结,期间突然心中冒出来一句话,我非常兴奋,于是单独做了一页并加了几句说明,可以视为第一部分“什么是LOD”的关键——
“LOD是从Excel到Tableau的本质性跳跃”。
为什么?前几天在一家上市公司做Tableau的商务沟通,SAP负责人特意希望我通过培训劝告业务用户不要凡事都去看明细数据、校对每一条的真假,他们的内心还停留在较低的数据level层面,所以这几天一直在想这个问题。这句话可以是对这个问题的完美回应——当我们开始执着于大数据的分析,执着与从数据和信息中提取知识和洞见时,我们就会自然而然的放下对明细数据准确性的过分偏执。
三、广义LOD的精髓:三类六种的框架
此前我在博客中说,只有三种LOD,分别是行级别、视图级别和表计算级别。言之凿凿,其实言语道断。
深入经藏智慧如海,深入Tableau亦然。在上面三类之外,还有一些隐含的基于分析和业务的LOD,因此我把它们和表计算统称之为“非视图级别(聚合)”,然后进一步分为表计算和狭义的LODs。于是形成了三类六种的框架。
这个框架的好处在于,我可以从行级别非聚合开始循序渐进,然后讲解视图的聚合,以二者为跳板,然后分析何时用表计算、何时用狭义LODs,这样把Tableau的计算完整的囊括其中,为之后非常重要的话题留下铺垫——“如何选择计算”,这是理解lod表达式之后的应用篇。
四、以应用作为练习
后面根据大家的反馈,我会补充完整15大详细级别表达式的完整过程,以及在业务和客户咨询过程中遇到的相关问题,一一呈现。
诚然,现在引用的几个案例都是非常简单的,没有筛选器的感染,没有复杂业务场景的束缚。随着学习的深入,我们将会步入更深的业务战场。
期待你的绽放。
第一天就有好几个付费用户,很高兴~
后期会把“广义的LOD”中添加表计算的内容,形成完整的高级分析。
欢迎观看我的Udemy——「高级LOD表达式」视频,或者扫码进入预览。

Sep 16, 2019